“杨武安,犬子有何不妥么?”见我摇头,武就大生疑惑。恭敬地询问道。
“广成莫要误会。我只是想到家里的疯小子!”我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,“我长子恰好与令郎同岁。不过,却是太过顽皮,不比令郎聪颖!”
“杨武安将门虎子,岂犬子可比!”武就谦虚地回道。
“广成可曾听闻过位于华州的潇湘书院?”
“自然听闻过。”听到杨错这么一问,武就立时面现无比虔诚敬慕之色,不由得点头说道:“杜工部世之鸿儒,非但学贯古今,更兼德行高厚,不慕功名利禄。在华州郑县开院授学,英杰辈出,我慕名久矣。”
说起此事,也是阴差阳错。杨错的老友李白于上元三年在金陵去世。
他在去世之前,听说老友杜甫的处境“不太好”,到处流浪。于是写信给杨错,希望他能帮忙照顾杜甫。
杨错当然不会拒绝,更何况早就对杜甫慕名已久。于是上表朝廷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,并派人请到长安。
但杜甫对于当官已经没有任何兴趣,婉言拒绝了杨错延揽入幕的邀请。于是,在杨错的一再恳请和出谋划策下,前往华州郑县办了书院。
杜甫本就是当世大诗人,声名极著。独具特色的书院式授学方式,更将他的名声推到又一个巅峰,无数权贵门阀都想将族中子弟送往书院求学。